coco奶茶
栏目导航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联系我们
coco奶茶欢迎您的加盟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宜兰雨,coco奶茶在地情

2016

宜兰雨,在地情 屠厚虔 建筑与艺术学院

发布时间:2017-03-27

    记得当时,博仁看着两旁清澈得照出山云的水田说:宜兰怎么可以有高楼大厦呢,宜兰就应该这样,这就是我们在地人的心情呀!

——题记

     刚到宜兰,没有想象中的大都市的喧嚣霓虹,而是低矮的平房与安静的农田,初到此处,不免有些许抱怨与不满。宜兰又是一个爱哭的城市,一个月中至少有二十天在下雨。宜兰此名由来最早是葛玛兰族在此生活,是以保留了其中“兰”字以命名这块太平洋边上的三角形的兰阳平原为“宜兰”。宜兰在台湾东北部,刚到台湾之际正好赶上秋季台风多发之时,总是上午天晴得想去外澳去罗东逛上好久,但下午总是约定好一样或倾盆大雨或淅沥小雨,我们后来总是调侃说宜兰是用脸去生生地接着来自太平洋的风和雨。

    作为交换生的我们,学习是我们来台湾的头等大事。在佛光大学的学习生活更是丰富多彩的。在工大学习广告学的我,注定要精通传播、营销、communication,也要知晓设计、艺术、色彩与光感,所以在主修传播学系课程的同时,我还选了产品与媒体设计系的相关设计类课程。传播系的课程更多的是严谨,而相比之下产媒系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意思考。由于有一节课没有选到本科生对应的课程,我还选了一门研究生的课,授课老师则是我们传播学系的系主任陈才教授。在他的课上,他总是对我们的思维有严格要求,论据与论点,如何推断出结论,定量是什么,变量是什么,运用了传播学的哪一个理论,这些都是在课堂上常常需要思考的问题。选这门课的几乎都是研究生,还有一位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学姐也是交换生,同时是我的室友。台湾这边的研究生大多年龄参差不齐,有头发花白的不知喊大叔还是爷爷的同学,也有正值壮年课间总在谈论妻儿婆媳事宜的可爱的叔叔阿姨,我也时常感慨于他们求知的心。

    佛大传播系分为三个方向,分别是:广播电视、广告公关、流行音乐,分为三组。样样都通是传播人的素质要求,我便每个方向都选了课去修。给我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台式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及实践教育,比如徐若彧老师的媒介事务的课程,是广播类课程,徐若彧老师艺名徐嬿,是正声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在佛大教学是兼职。她的课程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档广播节目,而我们的电台就是“享誉”整个兰阳平原的“FM88.1佛大之声”。在这个课堂里,我们是真真正正地去实操,去演练,我则是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菜鸟到最后熟悉各种器材与录音设备以及可以在40分钟内剪出一个1小时的节目。我的节目名字叫做“亲爱的小孩”,播出时间是每周四晚间十点到十一点,正好是人们即将睡觉之际。我在节目中多与宜兰的听众们分享我们交换生在台的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大陆的很多有趣的故事和介绍。11期节目,整整11个小时,每周四晚上我都在收音机前默默陪伴着我的每一位听众,而电波那头的那个人我并不认识。这种感觉是着实很奇妙的,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徐嬿老师作为一个资深的广播人,在我们刚来台湾的时候,还给我们几个大陆的交换生“第51届广播金钟奖”颁奖典礼的入场券,让我们一起参加属于广播人的激情盛宴,而她自己也是被邀请作为这一届金钟奖的颁奖嘉宾;除了日常在“佛大之声”广播电台的实践学习,老师还在校外参访的课堂上带我们去台湾数一数二的商业电台——飞碟电台,去参访实习。在飞碟,我们看到了忙碌的广播人,看到了更加专业的设备与工作间,飞碟电台接待我们的公关姐姐还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飞碟电台的设置与运营。

    在我所选择的佛大的9个课程里,每一个都几乎让我感受到了这里不一样的教育文化与风土人情。罗光志老师的视觉传达设计课是我觉得最苦最累的课程,却也是收获最多最多的课程。文科生出身的我,并没有任何绘画功底,大一大二所修的设计类课程要求也没有真正学设计的同学那么高,而我选择的视觉传达设计课却是艺术设计的主干课程。每周几乎都有相应课程的绘画或海报作业,而最后期末考试内容是给自己喜欢的或者独创的品牌设计LOGO和做全套VI包装设计,这对我来说无非是一个艰难的挑战。在无数次的修改中,我的作品得到了光志老师的认可,并且老师并没有因为我没有设计基础而放弃我,而是包容我给予我很多指导。在最后的期末作业展中,我的展出也得到了2位中国大陆的老师和2位台湾企业的评委的认可,并且作品被选入系办前面的橱窗进行展示。